發布時間
|2016.11.16
富麗達秉持“追求卓越、和諧共進”的核心價值觀,熱心參與慈善捐贈、新農村建設、春風行動、“五水共治”和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朝著“做負責任的企業公民”這一目標持續努力著。
近日,國家紡織面料館紡織品外觀質量檢驗事業部暨富麗達品檢中心在富麗達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品檢中心將解決紡織服裝企業在面料外觀檢驗環節中存在的檢驗標準眾多、面料問題糾紛時有發生、供需雙方成本投入過高、工作重復、生產風險不可控、出現問題責任模糊并始終缺乏第三方仲裁機構等困擾企業多年的難點。
據了解,品檢中心之所以落戶富麗達集團,除了與富麗達一直以來走樹品牌、重品質、務實發展之路分不開,與其在建設和諧企業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也有很大關系。富麗達很早就認識到建設和諧企業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性,這源于企業董事長戚建爾一直力推的“知恩圖報 飲水思源”的責任文化和為人處世原則。
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富麗達集團副總裁錢玨美認為,企業是和諧社會的細胞,為此,企業在發展的同時,應積極參與其中,這不僅是企業壯大的根本,更是企業應盡的一份社會責任。
多年來,富麗達一直秉持“追求卓越、和諧共進”的核心價值觀,堅持以人為本,堅持可持續發展,不斷增強社會責任意識,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發揮行業龍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表率作用,在紡織印染行業內率先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及測量管理體系的認證,較早引進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建立完善的制度管控體系以及社會責任體系,以此促進企業運管工作的標準化、流程化、規范化。2011年6月,富麗達發布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并獲“信息披露實踐優秀獎”;2013年8月,發布第二份社會責任報告,又獲“信息披露實踐示范獎”;2015年12月,榮獲“中國紡織服裝行業社會責任建設工作先進企業獎”。
富麗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還體現在企業注重環保生產上。“近年來,富麗達先后投入超過4億元的環保資金用于集團各產業的環保治理、節能減排、清潔生產。”錢鈺美介紹,早在2001年,富麗達就分期建成日處理污水8萬噸、中水回用1萬噸裝置產能的環保公司,承接集團各產業環保的使命和管理職能;同年開始籌建熱電聯產項目,形成裝機容量69兆瓦、鍋爐蒸發量685噸/小時的總產能,是當地裝機容量最大、裝備水平最好,也是杭州首個“超低排放”示范項目,被授予“浙江省733示范企業”稱號,其中熱電公司“抽改背”、“脫硫”、“脫硝”項目改造后,年可節約標煤3.4萬噸,各項指標處于業內領先水平。2014年,富麗達利用熱電配套產業優勢,在蕭山區率先完成下屬印染企業定型機“煤改汽”工程,用上清潔能源,增強了產業發展的后勁。富麗達下屬粘膠公司的堿液膜回收、全木漿使用工藝技改、活性炭吸附吸收等項目技改,其工藝技術有的成為全國首創,有的填補行業空白,榮獲“國家級行業節能減排技術示范企業”稱號。
做負責任的企業公民
富麗達長期開展“三大行動”:一是“健康有行動”。每兩年舉辦一次全員免費健康體檢,每年邀請健康領域專家、心理咨詢師定期到集團內部舉辦健康講座。二是“溫暖在行動”。積極開展困難職工幫扶計劃,健全幫扶機制及服務網絡。三是“保障早行動”。早在2003年,富麗達在蕭山區內率先實現“社保全覆蓋”,勞動合同簽訂率100%,員工工資保持年10%以上的增長幅度;2015年,為完善職工隊伍保障體系,發揚團結友愛、互助互濟的傳統,富麗達按員工捐贈總額1倍的比例進行資金配套支持的方式,啟動“職工互助基金”建設。
一手抓企業發展同時,富麗達集團的另一只手舉起了慈善之責,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建設。錢鈺美介紹,富麗達從2000年開始“愛心試水”, 2004年啟動資助特困學生計劃,并設立300萬元慈善愛心基金,資助被二本線以上院校錄取的貧困、低保戶學生。富麗達集團用愛心鋪路,一直前行,目前,通過該基金,已有63名家境貧困但品學兼優的學生在富麗達的支持下完成大學學業。
2010年,富麗達集團向蕭山區人民教育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成立“富麗達·蕭山知聯”人民教育基金,主要用于加大蕭山區知聯會校園服務基地和新農村服務基地建設力度,聯合開展全區優秀師生評選活動及中小學生科技節、藝術節、體育節、合唱節等系列活動。同年又捐贈1500萬元牽頭成立臨江慈善分會。
一直以來,富麗達秉持“追求卓越、和諧共進”的核心價值觀,熱心參與慈善捐贈、新農村建設、春風行動、“五水共治”和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累計各類捐款及冠名基金8250萬元,以實際行動朝著“做負責任的企業公民”這一目標持續努力著。
(來源:紡織服裝周刊 記者 郭春花)